6月12日,由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讲坛第六讲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举办。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联合国原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会长、清华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研究院联席院长吴红波应邀出席并作交流发言。
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出席并讲话,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强作主题发言。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秘书长、中宣部社科工作办主任姜培茂,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向波涛致辞。活动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江小涓主持。CIPRA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大力与相关机构的负责人也应邀出席。
国务院原副总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 曾培炎
曾培炎在讲话中指出,智库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的必然产物,是开放条件下政府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库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我国智库建设的发展方向。他介绍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的成立背景和成长历程,并围绕"中国特色"和"新型"两个关键词,系统阐述了对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中国特色"就是要坚持中国道路、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服务中国发展;"新型"就是要有新定位、新机制和新模式。曾培炎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要努力办好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为推动国家发展、民族复兴、人类进步贡献中国智库的智慧和力量。
中国政府欧洲事务特别代表、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CIPRA)会长 吴红波
吴红波会长在发言中指出,中国当前还未掌握国际舆论主导权,不能期待真理一辩就明,要做长期复杂斗争的准备。通过开拓思路、创新手段,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为我国营造更为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1.力争用足用好国际话语权;2.学会国际叙事方式,平等谦诚并具亲和力;3.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产品,习主席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等新理念,已经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和影响;4.国际发展领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着力点,在该领域,中国的阻力小、政敌少、朋友多、成果丰硕,可以快速产生影响;5.加快能力建设,解决不想说、不敢说、不会说、外语能力差四个主要问题;6.认真研究新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新传播手段。吴红波会长还指出,面对当下国际形势复杂、国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坚持团结抗疫、支持多边主义、淡化政治色彩和注意掌握节奏等工作的配合。
与会领导专家交流发言
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院长、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陈锡文,清华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商务部原部长陈德铭,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顾问、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解振华,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清华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清华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清华大学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清华大学智库中心主任苏竣等先后在会上进行了重点交流发言,围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讲好中国故事等提出了独到见解和建议。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指出,加强高端智库建设,是清华实现内涵式发展、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重要任务。清华高端智库建设要密切结合国家战略需求,积极建言献策;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讲好中国故事;要促进智库建设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互相促进、良性互动。
中国公共管理高端讲坛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创办,邀请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深入理论思考的高层决策者和学者,深度分享中国公共管理实践的理论思考,帮助高校师生、研究者和治理实践者,更好地理解和研究中国治理模式,推动形成"立足中国大地、具有时代特色、符合治理规律"的公共管理理论体系,为全球公共治理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